最接地气的奥斯卡最佳,好看到哭
最接地气的奥斯卡最佳,好看到哭
最接地气的奥斯卡最佳,好看到哭
—文| 吐槽电影院
《绿皮书》又刷新了纪录。
昨天颁出的第91届奥斯卡,《绿皮书》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尊“小金人”。
加上此前收入囊中的荣誉,本片在整个颁奖季共获得56项提名,24项大奖。
而且,是从导演到剧本再到表演的全面认可。
在它获得最佳影片的瞬间,院长的微博和朋友圈更是秒被刷屏。
“好看,感动。”
“笑着流泪,结束时忍不住鼓掌。”
“近期最好的剧情片,没有之一。”
……
如果你只是听说过《绿皮书》,对它了解不深,或许很难理解观者的这份感动与推崇。
老实说,在昨天去看点映之前,我心里也存有一丝怀疑。
但看完影片后,我相信,这部记录历史的电影注定被载入电影史册。
一方面,它在技术层面出类拔萃,表达方式相当高级,但并非大家印象中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高高在上甚至晦涩难懂,相反,它非常好“接近”,片中有诸多又温暖又搞笑的瞬间,是普罗大众都能看懂并接受的一部佳作。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受到了温度。
在“人人皆孤岛”的丧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它却不断让我想起海明威曾引用的那句诗: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绿皮书》
上映日期:3月1日
黄海设计的《绿皮书》中国版海报
什么是「绿皮书」?
别误会,和书皮颜色无关。
它的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彼时,在美国南部多州,种族歧视现象仍十分严重。
为了黑人出行安全,维克多·雨果·格林写下这本手册,详细记录了各城市允许黑人出入的旅店、餐厅、加油站……
换言之,手册没标注的那些地点,黑人前往很可能有危险。
荒谬?讽刺?
可惜,这是真实的历史。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绿皮书》中的两位主角由两座相隔甚远的孤岛,命运般地产生了交集。
一人承担家计,但刚丢了工作。
要前往美国南方巡演,前路难测。
因而,唐要寻找一位“老司机”,不仅能开车,还要解决任何突发情况,保证他的演出顺利进行。
托尼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个为挣钱,一个为安全,两人便这样共同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如你所预料,巡演之旅不会那么平坦。
毕竟托尼和唐是职业、地位、性格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相处难免有矛盾。
但它又不像个人矛盾导致的“人在囧途”那么简单,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见证歧视与偏见之旅。
还记得传说中的《绿皮书》吗?
托尼被嘱托一定要按其行事。
于是,一桩桩连托尼都讶异的差异对待事件出现了。
住宿,西装革履不差钱的唐有时只能住进简陋的有色人种旅馆;
吃饭,唐可以进高级餐厅演出,却不被允许坐下来就餐;
买衣服,唐看上一套西装,却不能进试衣间;
甚至,因为肤色,唐连夜间出行都要受到管制……
一个人生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处处受限制,难受与难堪可想而知。
而唐身为名利加身的音乐家尚且如此,其他底层的有色人种又要如何过活?
影片很快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笔触平实、温柔,却极具力度。
不过,如果你以为故事只停留在肤色歧视和平权问题上,就太小看《绿皮书》,也太小看奥斯卡了。
这只是影片表达的第一层。
揭开表象细思,你会发现,原来,所谓的歧视与偏见不止存在于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它太过普遍以至于太多人浑然不觉。
有时候,那些潜意识的想法或者脱口而出的误会,正是由偏见造成的。
就拿片中的托尼和唐来说——
托尼社会经验丰富,能打善战。
虽然常玩一些“不入流”的小把戏,但称得上有责任心的好人一个。
然而,即使他生活在民风开化的纽约,骨子里依然对黑人有一些异样看法。
电影开场没多久,黑人用过的玻璃杯,被他径直丢进了垃圾桶。
和唐建立合作关系后,他热情地招呼对方一同吃炸鸡。
心存善意,可说出口的话却充满偏见。
再看唐·谢利。
他本身是偏见的受害者。
一个才华、内涵、家世都称得上“顶配”的男人,却在舞台之外被视为“下等人”。
肤色是他的原罪,有些人即使打着“为他好”的旗号,实际上也是在伤害他。
比如他签约的公司,明明知道他热爱并擅长古典音乐,却着力让他转战黑人乐手更普及的流行音乐或爵士乐。
这种“好心”的偏见是一把软刀子,伤人更甚。
如果是一般的电影,可能会借此把唐塑造为一个饱受偏见之苦、敏感善良到极致的“完人”。
但《绿皮书》没有。
相反,它刻画出的唐在完美表象下同样有伤痕和瑕疵。
在面对托尼时,唐不是没有过怀疑和小小的“嫌弃”。
尤其是误认为托尼拿了“玉石”那场戏,唐表现出对原则和尊严的坚守,同时也暴露了他对托尼的不信任。
你看,歧视和偏见并不只是庞大宏观的,更多时候,它是因为不了解、或者信息不对等而形成的微小细节。
它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却日渐造成群体与群体的疏离。
就像电影中,托尼和唐两个人因为肤色、职业、成长背景等等的不同,潜意识中就对彼此产生了偏见。
在托尼看来,唐吹毛求疵,总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高高在上地指挥他。
在唐看来,托尼莽撞冲动,有着底层人民的狡黠无知。
他高度自控地维持着两人之间微妙的距离感,孤岛由此诞生。
这是影片的第二层。
一块小小的石头,折射出人性的脆弱与瑕疵。
不得不说,导演彼得·法雷里太会讲故事,也太了解人性。
但我最佩服他的一点,也是最喜欢《绿皮书》的一点在于,影片传递的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影片没有过度悲情或者过度煽情,而是在以小见大地还原一段历史的过程中,又向观众展现打破偏见、让孤岛相联的两种方式。
这是《绿皮书》的第三层。
唐的方式是对抗。
他活得像个战士,勇气是他的盔甲。
明知自己会受到差别对待,甚至遭遇危险,仍坚持前往南方巡演,只为让世界进步那么一点点。
正如片中经典台词:
“成为一个天才还不够,还要有勇气去改变人心。”
然而,在穿上盔甲的同时,唐也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壳”。
外人看来,他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值得拥有最高贵的自尊。
可内心深处,他却长期陷于深深的孤独。
没有被白人世界真正接受,也不被黑人视为同胞。
他不吃炸鸡,不喜欢饶舌音乐,不会和旅馆见到的黑人一起打牌……
当同事们和女孩搭讪嬉闹的时候,他只能独自一人待在房间喝着伏特加。
心里对真实自我的质疑和身份认同的缺失,令他躲入壳中,用坚硬的方式与世界对抗。
直到大雨滂沱——
备受压抑的唐终于夺车门而出,在雨中怒吼:
“如果我不像黑人,又不是白人,你告诉我,我到底算是什么?!”
三句质问一步步剖开了这个男人内心的脆弱与挣扎。
令人愤慨,又让人心疼。
如果说唐的对抗是「硬」方式的话,那么托尼打破偏见的方式恰恰相反——柔软的接纳。
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托尼,有着最朴素的人生观。
喜欢,就表达;欣赏,就分享;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一定要酣畅淋漓。
尽管有时表达的方式显得有那么点儿“粗暴”,内核却极尽温柔。
他会直接把炸鸡丢到后座,让唐一定品尝。
他会为唐打抱不平,鼓励他坚持自己的音乐信仰。
他会毫不掩饰地夸赞唐的才华天赋,邀请其来自己家中做客。
……
在敬佩唐的勇气的同时,托尼也教会了唐如何摆脱孤独——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终于,尽管经过种种试探和怀疑,两个人都迈出了第一步,这才让曾经孤独的灵魂越靠越近,心灵的飞鸟救赎了孤岛。
一气呵成,静水流深。
《绿皮书》的好看,得益于导演彼得·法雷里精准的叙事节奏和高级的审美情操。
而影片的力度,则源自真人真事改编。
现实中,托尼和唐是真正的相伴一生的挚友。
片中许多细节也高度还原他们的相处事实。
比如,托尼为了维持家计,曾在家附近的餐厅狂吃26个热狗,赢得了一笔不小的赌金。
比如,唐·谢利本人曾表示,他很不喜欢“在钢琴上放杯威士忌的不正经态度”;
最戳心的小细节莫过于,托尼真的接受了唐的指导,给妻子德洛丽丝写信,而那些甜言蜜语也取材自真实的信件内容。
“我们之间的距离,令人黯然神伤。幸与你携游爱河,使我毕生心安。”
甜度爆表!
种种来自现实的小细节,让人物更丰满鲜活,也让影片更加人性化。
而维果·莫腾森和马赫沙拉·阿里的表演,也为影片赋予一重张力。
谁能想到,片中梳着油头、挺着啤酒肚、说话带口音、全程吃不停的大叔,竟然是《指环王》里英俊骁勇的“人皇”阿拉贡?!
这对比,堪称换脸。
为了演出托尼的淳朴粗粝,60岁的“V叔”增重40斤,还变换了口音。
难怪连托尼的儿子都啧啧称赞,说他“太像我父亲了”。
而饰演钢琴家的马赫沙拉·阿里,除了生动演绎出一个孤独的人的优雅自持和脆弱迷惘,还提前进行了钢琴特训。
这种高度敬业和高规格的业务能力,让阿里二夺奥斯卡“最佳男配”,当之无愧。
通过两位演员的表演,观众能清晰看到一段从格格不入到惺惺相惜的友情的诞生,也看到两个不同的灵魂共同成长、互相治愈的过程。
我尤其喜欢片头片尾两场戏——
片头,托尼和唐第一次见面,是在唐的办公场所进行面试。
环境富丽堂皇,而唐坐在豪华座椅上俯视托尼,显得高不可攀。
两人的距离感和阶层差异一目了然。
而到了片尾,两人身处同一场圣诞晚宴。
所有距离消弭于一个拥抱。
那一刻,我明白了,即使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灵魂没有贵贱,没有谁该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无论是坚硬地对抗还是柔软地接纳,无论拿起还是放下,只要肯迈出第一步,就可能是打破孤独甚至改变世界的重要一步。
很幸运能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日子看到《绿皮书》。
戏里戏外的温情细腻都暖如春风,吹入人心。
于观众,它是一场心灵治愈之旅。
于这个世界,我希望它就像托尼那颗绿色的“幸运石”,成为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激起更美丽盛大的涟漪……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