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走进学院孙秀苇看到了希望

时间:2023-04-30 10:00:10阅读:80323
《阿依达》《弄臣》《茶花女》……近日,“纪念威尔第诞辰210周年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上演,享誉国际的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携手浙音特聘教授、男中音歌唱

阿依达》《弄臣》《茶花女》……近日,“纪念威尔第诞辰210周年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上演,享誉国际的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携手浙音特聘教授、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著名钢琴家罗曼·克鲁莫夫等名家,与浙音歌剧学院的学生们共同带来了一场威尔第的歌剧盛宴。这是孙秀苇于今年3月正式受聘为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学院艺术总监后的首场歌剧作品音乐会。

作为长期旅居意大利的中国歌剧艺术家,孙秀苇的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各大歌剧院,曾连获国际顶级歌剧赛事六项金奖,塑造了蝴蝶夫人等经典舞台形象。如今,她全身心地扑在了歌剧学院的工作上。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孙秀苇表示,“我在歌剧舞台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全都拿出来帮助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让更多年轻的中国歌唱家站到世界的舞台上。”

工作重心转移是第一次

在来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学院之前,孙秀苇更广为人知的头衔是闻名世界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作为活跃于世界顶级歌剧舞台上的极少数中国歌唱家之一,孙秀苇曾连获国际顶级歌剧赛事六个金奖。在旅意的十几年间,孙秀苇几乎唱遍了欧洲所有的歌剧院。回国后,孙秀苇又在国家大剧院塑造了数不清的角色。

多年积累的舞台经验,让孙秀苇越来越觉得应该将其传授给有才华的年轻人。在赴任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学院艺术总监之前,孙秀苇曾相继在中国音乐学院、北大歌剧研究院担任过研究生导师,但像浙音这次将工作重心从舞台转移到歌剧人才培养上,还是第一次。

“当时就是王瑞院长的一通电话,我就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情。院长对歌剧是真的热爱且大力支持,他的很多话都说到了我心坎上。”孙秀苇认为,做歌剧需要团队协作,要有有眼界的领路人,也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这里有院长的大力支持,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让我看到了歌剧的希望。”

据孙秀苇介绍,近年来,浙江音乐学院成立了包括歌剧学院在内的“五大学院”新型表演人才教学平台,探索打破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的壁垒。“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学院的存在就像是在学校和歌剧院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我的任务就是从学生中间选择最适合走歌剧这条路的苗子,用毕生的经验和资源帮助他们站在歌剧的舞台上。这份工作对我来讲特别的有意义。”

需要慧眼挖掘学生潜质

多年的表演和教学工作,让孙秀苇关注到了一些问题。“现在有些从本科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的学生,一到舞台上表演,不知道该怎么动,很僵硬,虽然唱得很好,但表演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实践的机会对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眼睛要毒,发现学生身上的潜质”。

在任职浙江音乐学院艺术总监后的首场歌剧作品音乐会上,孙秀苇就跟同事杨小勇,带着男高音廖文展、女高音戴雯萱、男高音陈相宇、男中音李天昊、男高音江明翰五名歌剧学院的学生共同演绎了威尔第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几名上台演唱的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孙秀苇表示。

在孙秀苇看来,演唱需要天赋,但好老师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能指出一条正确的路,避免学生们走弯路。”作为艺术总监,孙秀苇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准确地发现并挖掘出学生们的潜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孙秀苇发现每个孩子的悟性不同,“歌剧就是很残酷的,它是综合性的艺术,缺一不可。有些学生其他方面都好,但声音条件一般,也很可惜。”

帮年轻人站上世界舞台

在孙秀苇看来,作为歌剧演员除了热爱和韧劲儿之外,一定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我现在每天上完课,是一定要在琴房唱一两个小时的。必须要每天唱才行。”在采访中,她多次提到“学无止境”,这也是她一直跟学生们强调的事情。“我会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全部都给他们,学到了就是他们的运气,可以用一辈子。”

这么多年,孙秀苇一直没有停止教学,“歌剧教育整体是往前走的”。为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孙秀苇计划在下学期开启歌剧《爱之甘醇》的排演工作,并邀请了曾执导过国家大剧院版《军中女郎》《唐·帕斯夸莱》等歌剧的意大利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执导。“我们计划有两组演员,一组是在校内的学生中间选拔,另外一组演员计划全球招生,希望有志于学习这部戏的演员们都来报名。”孙秀苇表示,“跟世界一流的导演合作,这个学习机会太难得了,将会是学生们宝贵的财富。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各方力量通力配合。我要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让他们打好基础,不走弯路,尽早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文/本报记者田婉婷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