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得“印度奥斯卡”的《黑暗之风》来北影节了!

时间:2018-04-06 22:45:21阅读:84572
很多印度电影都植根于深刻的社会问题,即使很多时候它披上了貌似轻松的歌舞外壳。而这部入围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的《黑暗之风》,则蜕去了轻松的外壳,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叙述方式。
第1张图片
1/3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3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3
第3张图片

很多印度电影都植根于深刻的社会问题,即使很多时候它披上了貌似轻松的歌舞外壳。而这部入围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的《黑暗之风》,则蜕去了轻松的外壳,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叙述方式。

它将镜头对准了印度一个村庄里干旱的土地和普通的农民,用最质朴的方式反映了印度的社会问题和气候问题。

去年,这部电影获得了印度国家电影奖特别评审奖。

《黑暗之风》的导演是尼拉·马德哈·潘达。潘达的电影主题大多来自他对社会和身边生活的关注。气候变化、童工、教育、艾滋、卫生、水资源问题和性别平等,这些都是他电影中的主题。2011年他执导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我是卡拉姆》,就揽获了32项国际奖项和一项国家大奖。

《黑暗之风》讲述了发生在印度拉贾斯坦邦一个叫马华的村庄的故事。马华曾以农耕而闻名。然而如今生活在马华的人们已经忘记了雨水落在土壤上的气味。降水量的不足造成了农民的贫穷,他们选择去向银行借钱,却陷入了债务危机。失明的父亲赫都发现自己的儿子也被同样的压力威胁着。

银行代理人古努·巴布来村庄催款,他被称为“死神”,因为经过他催债后总有农民会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古努·巴布看似是个凶恶的坏蛋,其实他自己的家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的家在沿海的村庄,容易遭到飓风和洪水的侵袭,他想尽快让家人从那里搬出来。

老人去见这位银行代理人,想要请求他免除儿子的债务。两人达成了某种共识,建立了一种奇异的合作关系。

这部电影正是通过银行经理人和盲眼老人的契约,讲述了两个家庭悲伤的故事,他们面对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贫穷问题。

没有艳丽的色调,触目可及全是干旱的黄土地,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大风扬起的沙尘,太阳火热炙烤下汗水的粘腻。导演用镜头还原了一个真正的印度村庄。这份真实,也让电影更加打动人。

导演明确点出了贫困和痛苦的原因,即气候变化。正如影片开头所说:“气候变化并不是一个未来的议题,而是就在此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一个家庭忍受着干旱,而另一个家庭遭受着飓风带来的洪水。他们悲剧的源头,是天灾。这样的天灾破坏了农业,让人陷入饥饿与贫困,夺去了人们的生命。这是导演在这部影片中表达的,也是整个印度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这样的真实同样反映在影片的技术层面上,影片中大量使用了长镜头和自然光, 这使每一个镜头中的情感都更加深刻和绵长。声音的运用也异曲同工,鸟鸣、蝉鸣等自然声的采集让画面立体地呈现在人的面前。

配乐里则用上了乌德琴、波斯西塔琴和尤克里里。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遥远的山的另一边传过来,更给影片增添了一股忧伤和无奈。

希望这部获得过“印度奥斯卡”的影片,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也会有所斩获。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